欄目分類
新聞中心
正文內容
當前位置:河源市人民醫(yī)院網站 >> >醫(yī)療護理>醫(yī)療護理 正文
【科普】心衰患友居家管理知多少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4/1/4 作者:何卉 黃瑾 閱讀數:1499
前言導讀
隨著高血壓、冠心病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逐漸增加,加之人口結構老齡化逐漸加深,一部分平常疏于體檢或保養(yǎng)的老年朋友難免發(fā)生心力衰竭這種嚴重疾病。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病情進展階段,也稱為心血管疾病的“進階戰(zhàn)場”。心力衰竭是一個慢性疾病,如果科學地做好自我管理,做到按時服藥、堅持定期隨訪,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并且還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甚至和正常人一樣生活,減少再住院和死亡風險,再甚者心臟收縮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適當恢復。
目前冬春季的寒冷及晝夜溫差過大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患友很不友好,常可加重慢性心衰患者急性加重,造成氣喘、咳嗽咳痰、夜間不能平臥的嚴重癥狀。那么日常生活中應該怎么做才能更好的避免心衰患友反復發(fā)生急性加重甚至威脅生命呢?
心衰患友居家管理關鍵要點
一
堅持規(guī)律服藥,切勿擅自停藥、調整藥量
科學的藥物治療可以減少住院和死亡的風險,同時可減輕或消除癥狀,改善生活質量。切記謹遵醫(yī)囑,定期復查,不可自行停藥。
二
科學飲食,增強機體抵抗力、保護心臟
1.飲食以清淡為主,做到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尤其要格外限制食鹽和液體的攝入,避免形成鈉水潴留,過多的鈉水潴留會增加心肌的負擔。一般居家心衰患友每天攝入食鹽限制在5克內。
避免進食一下含鹽高的食品:
2.適當攝取優(yōu)質蛋白,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優(yōu)質蛋白質十佳食物有:雞蛋、牛奶、魚肉、蝦肉、雞肉、鴨肉、瘦牛肉、瘦羊肉、瘦豬肉、大豆。
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新鮮蔬菜、山楂、香蕉等。
含鉀比較豐富的食物:紅棗、紫菜、干蘑菇、荸薺、香蕉、谷類等,以補充服用某些排鉀利尿劑所流失的鉀。
3.少食多餐,不要吃撐。
三
飲水有度,記錄出入量,避免液體潴留
1.心衰患友每天喝水需使用有刻度的量杯一般宜少于1500ml(約3個礦泉水瓶的量),不應超過2000ml,保持出入量平衡,也就是說每天喝水1500ml,排出尿量1500ml左右。
2.應“文雅”喝水,即喝小口的水緩慢咽下,若口渴明顯,需要控制入量,可口中含水一下解除口渴感。
3.記錄體重:體重的增加往往發(fā)生在心衰癥狀出現之前,每日評估體重變化,如果體重出現異常變化(一周內體重快速增長,通常預示著體內水分過多,心臟負擔明顯增加),應立即就診。
四
監(jiān)測血壓和心率
每天記錄血壓、心率(血壓<130/80mmHg,心率:55~60次/分),心衰加重時血壓會降低,心率會增快,監(jiān)測可及時知曉心衰程度變化。
五
合理運動,提高心肺適能
依據心功能分級進行日?;顒?,一般以不誘發(fā)心慌、氣短、胸悶等不適癥狀為宜。根據醫(yī)生的建議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比如室內步行、散步、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以提高心肺功能。
六
避免感染,呵護健康
心衰患者外出要注意保暖,室內務必經常通風;流感高發(fā)季盡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可考慮接種流感疫苗。感染是引起心力衰竭發(fā)作的最常見誘因 , 以呼吸系統(tǒng)感染最為高發(fā)。
七
良好的生活習慣
1.嚴禁煙、酒,不喝濃茶或咖啡。
2.保持大便通暢,排便費勁時應用藥物輔助通便。
3.充足睡眠,每天保證6-8小時的睡眠,睡眠不佳也會加重心衰。
4.保持心情愉悅。
八
定期復診
按醫(yī)生囑咐復診,并攜帶自我監(jiān)測記錄表,醫(yī)生可以根據記錄表情況及季節(jié)性變化來調整治療計劃,以確保最佳的病情控制。
結語 ▉
人生七十古來稀,正是因為逐漸學會了科學的控制日常出入量,規(guī)律的服用藥物,定期的正規(guī)醫(yī)院復查,人們能活到七八十歲的機會大大增加,“古來稀”已成“往事”。其中,心衰患友自我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目前人口結構老齡化趨勢下進一步延伸生命的長度的有效方法,希望心衰患友擁有更舒適的“活力老年”!
心衰患友家中必備7件用品:量杯、有刻度的水杯、藥盒、體重秤、電子血壓計、記錄本、鹽計量勺。
溫馨提示:心衰患友如果出現氣短、夜間憋醒、雙下肢水腫、咳嗽加重、咳泡沫樣痰、煩燥等癥狀,提示病情加重,應該及時就醫(yī)。
專家簡介
張惠琪
大內科主任、心血管內科主任
主任醫(yī)師、醫(yī)學碩士
1992年畢業(yè)于現廣東醫(yī)科大學,先后于2005年和2013年兩次在廣東省人民醫(yī)院心導管室進行冠脈介入診療技術的規(guī)范化培訓。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長心血管內科常見病及疑難病例的診治,擅長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的介入手術診療。參與多項科研立項,在國家級、省級醫(yī)學雜志發(fā)表論文數篇。獲得2021年“南粵好醫(yī)生”、2021年“河源好人”等省市級榮譽。
門診時間:每周四全天
黃少倫
心內科一區(qū)副主任、主任醫(yī)師
從事臨床醫(yī)療工作二十余年,擅長心血管內科常見病、多發(fā)病及疑難重癥病例的診治,擅長冠心病的介入手術診療技術。2010年、2018年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和國家心血管病冠脈介入培訓基地分別進修一年,通過考核獲得國家心血管病冠脈介入資質。參與多項科研立項,在國家級、省級醫(yī)學雜志發(fā)表論文數篇。
門診時間:每周五全天
羅德謀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派駐心血管內科專家
心內科主治醫(yī)師、醫(yī)學博士
從事心血管內科工作十余年,熟悉心血管內科常見病、多發(fā)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診治,熟悉冠心病介入手術治療和心臟重癥的診治。曾作為主要執(zhí)行者參與“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fā)計劃”的科研工作,先后發(fā)表包括SCI、國內核心期刊文章20余篇。作為編者參與編寫2022年歐洲心血管指南解讀、冠心病介入診療等教材。
門診時間:每周一全天、周二下午
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