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分類
新聞中心
正文內容
當前位置:河源市人民醫(yī)院網站 >> >新聞動態(tài)>醫(yī)院新聞 正文
【喜訊】省醫(yī)派駐專家黎揚斯團隊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及發(fā)表《Cell》子刊
來源: 發(fā)布時間:2024/9/10 作者:羅序強 閱讀數:1867
8月2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我院腫瘤科主任省醫(yī)派駐專家黎揚斯博士面上項目《MDK上調ALDH1A1誘導巨噬細胞脂代謝重編程促進非小細胞肺癌腦膜轉移的機制研究》成功立項,獲批科研經費48萬元。面上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設立的最重要的資助項目之一,面向所有具備獨立研究能力的科學家。據悉,2024年面上項目競爭激烈,申請數量近18萬,資助20758項,資助率為11.66%,較2023年下降5.33個百分點。
▲黎揚斯博士面上項目成功立項
黎揚斯團隊獲得該項國家基金的支持,是對其學術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充分肯定,這對促進我院腫瘤科的學術交流、提升專業(yè)水平、推動學科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8月7日,黎揚斯博士作為第一作者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上發(fā)表SCI論著《Lipid-associated macrophages for osimertinib resistance and leptomeningeal metastases in NSCLC》,這是生命科學領域高認可度的中科院1區(qū)Top的期刊,是對其在該領域研究成果的高度肯定。該研究深入探討了脂質相關巨噬細胞對肺癌腦膜轉移及奧希替尼耐藥的關鍵性作用,為肺癌腦膜轉移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和策略。
▲黎揚斯博士作為第一作者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上發(fā)表SCI論著
展望:我院腫瘤科也將繼續(xù)在省醫(yī)派駐專家黎揚斯博士的指導下致力于腫瘤基礎及轉化研究,從臨床問題出發(fā),不斷尋求高效的治療方案,為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及改善生存做努力。我們相信,這些研究成果最終將為河源地區(qū)的腫瘤患者帶來更多新的希望。
專家簡介
黎揚斯
腫瘤科主任、科教科副科長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肺癌研究所主治醫(yī)師、腫瘤學博士
從事肺癌患者的早期診斷及綜合治療近10年。掌握肺穿刺活檢術、支氣管鏡、胸腔穿刺術、心包穿刺術等有創(chuàng)操作,擅長為肺癌患者制定個體化精準化治療,掌握最先進的肺癌診療研究進展,參與開展100多項國際國內大型臨床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及青年基金、廣東省自然基金青年提升項目及面上項目、“廣東特支計劃”、CTONG英才計劃等基金,系列成果獲廣東省醫(yī)學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含共同)發(fā)表SCI 20余篇,影響因子>10分的有7篇。
門診時間:每周三上午
田丹
腫瘤科一區(qū)副主任
腫瘤內科副主任醫(yī)師、腫瘤學碩士
從事惡性腫瘤的化療、靶向治療以及生物免疫治療,尤其在肺癌綜合治療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門診時間:每周一上午
吳昆鵬
腫瘤科二區(qū)副主任
腫瘤放射治療主治醫(yī)師、腫瘤學碩士、中共黨員
從事頭頸胸部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及綜合治療,尤其擅長調強適形放療(IMRT)和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在肺癌及其轉移病灶上的引用。主持廣東省醫(yī)學科研基金1項、河源市社會發(fā)展科技計劃1項和河源市人民醫(yī)院院內培育專項項目1項;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含共同)發(fā)表16篇,其中SCI論文10篇。獲得兩屆河源市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門診時間:每周五上午
楊海勁
腫瘤內科副主任醫(yī)師
從事各種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工作近20年,其間曾到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進修學習半年。尤其在肺癌的化療、靶向治療及生物免疫治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門診時間:每周二上午